美國大學是否錄取到底看什麼?申請因素全解析!
每年,全球有上百萬名學生遞交大學申請,但你知道嗎?其實大多數人根本搞不清楚招生官到底在看什麼!
(小提示:不是只有考試高分或社團會長才吃香。)
事實上,大學審核申請就像拼拼圖:成績、個人特質、故事背景,還有和學校的「契合度」都很重要。那麼,哪些項目最關鍵?身為國際生,你又該如何脫穎而出?
我們幫你整理好了,一起來看看吧!
真實數據告訴你:大學最重視的申請項目是 ...
美國的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llege Admission Counseling(NACAC)每年都會發布《大學招生現況報告》,訪問全美各大學招生官,看看他們最看重申請表中的哪些項目。
來看看 2023 年秋季的報告數據(我們幫你翻成白話文了):
解讀這些數據:先搞定這三件事最重要!
1. 高中主科成績
大學最在意的就是你的「主科」表現,也就是英文、數學、科學、歷史、第二語言這五大科。
小撇步:盡量修滿 4 年的五大科。如果能再加上 AP、IB、榮譽課程,那更棒!
2. 整體 GPA
不只主科,體育、美術、音樂也算。整體 GPA 展現你對所有課程的態度。如果你早期成績不理想,但後期明顯進步,那就是一個很棒的反轉故事!
如果你要申請加州大學(UC 系統),記得選課要符合 A-G 要求喔!
3. 課程難度
你有沒有挑戰自己?是否選了學校提供的最困難課程,並努力學好它們?重點是「量力而為」:挑戰自我,但不要把自己壓垮。最理想的狀態是「有挑戰,也有實力」。
成績之外:這些地方讓你更有特色!
4. 個人品格特質
招生官想找的是有「品格」的學生,不只是會讀書而已。像是誠實、堅持、同理心、好奇心等,都可以在以下這些地方展現出來:
個人陳述(Personal Statement)
補充短文(Supplemental Essays)
課外活動清單 (Activities List)
推薦信
其他補充資料區
小建議:把你的文章圍繞在「核心價值觀」上,會更有深度、更打動人心!
5. 文書=你的超能力
對很多大學來說,申請文書是讓你脫穎而出的秘密武器。
好文書的三要素:
用具體故事展現你的價值觀
顯示個人成長或轉變
真誠自然,就像你本人在說話
別犯這些錯:長篇抱怨、流水帳式經歷、模板化的志工或社團故事。
6. 你對學校的「興趣」也很重要
不是每所大學都會看你有多想來,但根據數據,有 43% 的學校會追蹤這項目。
如何展現興趣(Demonstrated Interest):
實地或線上參加校園導覽
追蹤他們的社群媒體
與該區招生代表互動
撰寫具體、有研究的「Why Us」短文
提前申請:Early Action/Early Decision(視情況而定)
想知道某校是否重視這項?可以查查該校的 Common Data Set(資料集中 C7 欄位)。
7. 推薦信:讓別人替你說話!
推薦信就像一封封「你很棒」的真心證明信。
老師推薦信:說明你在教室內的表現,學習風格、態度與成長。
輔導老師推薦信:提供你的整體背景、家庭狀況、學校環境等補充資訊。
好推薦信的特質:
具體例子、有故事
真實、有誠意
深入了解你,不只是誇獎
記得選擇真正了解你的老師,而不是頭銜很大卻不認識你的校長或主任!
8. 課外活動:重質不重量
比起列出十個社團,大學更想知道你真正投入的是哪幾件事?
他們想了解:
你真正熱愛什麼?
你如何參與、貢獻、回饋你的社區?
你除了讀書外,還能帶來什麼?
專注比多樣更重要。有投入、有成果、有意義,才是關鍵。
建議:選 3–4 項你長期參與的活動,深入描述你從中學到什麼、如何成長,怎麼看世界。
重要性下降的項目(但還是要知道)
標準化考試(SAT/ACT)
越來越多學校採取 Test-Optional(選擇性提供成績),但並非全部。身為國際生,提交高分考試成績反而可以幫你「加分」,讓學校更了解你的學術程度。
建議:不妨考一次看看,有好成績就送出,沒有也沒關係。
學校排名
因為各校的排名制度差異太大,大學現在比較重視你的 GPA 和課程難度,而不是你是不是班排前幾名。
面試
越來越少學校會安排正式面試了,但如果學校有提供,就把握機會!有些學校也接受預錄影片回答問題。這是讓你展現個性和真誠的好時機。
AP/IB 成績
這些成績可以加分,但不如你在課堂上的表現來得關鍵。部分學校也沒有提供這類課程,不用太擔心。
申請大學看似複雜,但回到核心,就是以下幾點:
學術實力:成績好,敢挑戰難課程
價值觀與個人特質:你是個怎樣的人
學校契合度:你與該校的連結與理解
真誠推薦信:讓老師們幫你說好話
發自內心的文章:講你的故事,不講成就清單
做自己,勇敢成長,分享你的故事。大學申請,不只是「你從哪裡來」,更是「你將成為誰」。
你可以的,我們相信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