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hy Us 不是愛的告白:教你寫出學校也想選你的申請文!
如果你正在申請美國大學,有一題你幾乎不可能逃過:「為什麼你想來我們學校?」
看起來很簡單對吧?你喜歡這間學校、看過照片、甚至刷過幾支學生 vlog。
但真相是:學校自己早就知道它有多棒。
Union College 的招生主任 Nicole Buenzli 說得很好:
「你真的不用再告訴我們 Nott Memorial 有多漂亮。我每天都會經過,它還印在我們所有的招生手冊上。」
所以,別浪費篇幅去誇校園多美、排名多高。這篇作文的真正目標,是要說明你和這間學校,為什麼是天作之合。
STEP 1:先搞懂「Why Us」的 Us 是什麼意思
「Why Us?」不是在問「為什麼選這間學校」,而是問「為什麼這間學校 + 你」會是完美組合。
想像一下,你在約會時對方問:「所以…你為什麼喜歡我?」
如果你回答:「因為你很紅啊」、「因為你很辣」,那這場約會大概不用繼續了。
寫這種類型的作文也是一樣 … 別說「因為你們很有名」或「因為我爸媽想要我念這裡」。
你要展現的是你的價值觀、目標、興趣,怎麼和學校提供的機會互相契合。那才是讓作文閃光的關鍵。
STEP 2:做真正的研究(滑學校首頁不算)
想要展現真實連結,你得真的了解這間學校。別只停留在首頁那幾張照片。深入挖掘課程、系所、社團、教授。
可以從這些方向開始找:
學術方面
你感興趣的主修、副修
特別的課程(例如「從動漫與漫畫學日語」)
研究方向和你興趣相關的教授
學校的特別中心、實驗室或計畫(例如創意寫作中心、機器人實驗室)
校園生活
想知道學生真實感受?可以去:
聯絡在校生
試著問朋友或在網路上發問:「有人認識 [學校名稱] 的在校生嗎?」
找到的話,請他花 10–15 分鐘回答幾個問題:
「最讓你驚訝的地方是什麼?」
「大家週末真的都在做什麼?」
「如果能重來一次,你會想先知道什麼?」
這些真實回覆,比任何招生手冊都更有料。
STEP 3:把學校連回你自己
當你做完研究、筆記滿滿,接下來就是把這些串起來。
使用這個超簡單公式:
學校的具體特色 (A) + 你的個人連結 (B) = 超棒的 Why Us 句子
例如:
The course ‘First-Year Japanese through Anime and Manga’ combines my love for storytelling and languages — the same combination that inspired me to start my bilingual webcomic.
看到嗎?這句話既具體又個人化,完美展示出你的興趣與學校資源如何重疊。
STEP 4:選你的寫作文風
寫「Why Us」有兩種主要風格:
選項一:好用全面型(適合 400–650 字長文)
這種版本會列出幾個理由:學術、社交、個人價值觀,每一點都連回你。
基本架構如下:
開頭:你想學什麼、為什麼
理由 #1(學術)+ 3–4 個具體例子
理由 #2(活動或生活)+ 3–4 個例子
理由 #3(社群或價值)+ 3–4 個例子
結尾:你會如何貢獻或回饋
提醒自己:每一句都要能回答「這句話有沒有展現我的特質?」
如果沒有,請你直接刪掉。
選項二:獨特亮點型(適合 150–300 字短文)
這種寫法特別適合你的夢想校。挑出 3–5 個只有這所學校才有的東西:課程、教授、研究室、計畫,然後(老樣子)每一個都要連回你。
這是我最喜歡的寫法,因為聚焦在較少的理由上,反而能讓你有更多空間去展現自己與興趣,也就是「Why You」的部分。不過老實說,這種寫法也比較難,因為要找到那些真的能讓一所學校「與眾不同」的細節並不容易。但這些獨特資源其實是找得到的,而我真心覺得值得你花時間去挖掘,尤其是當那所學校是你的夢想大學。
STEP 5:保持平衡
一篇好的 “Why Us” 通常是:
50% 學校(具體資源與機會)
50% 你(目標、價值、經驗)
若是短文:
75% 學校 / 25% 你
小測試:如果你把學校名稱換成另一間,而整篇文章還通順,這就代表你要重寫。
太像 Wikipedia?→ 太多學校內容。
太像日記?→ 太多自己內容。
理想狀態:兩者像在聊天、互相呼應。
一篇強大的 “Why Us” 不是粉絲信,而是自然地說出:「這間學校和我,真的很合。」
讓學校看到你的好奇心、目標、能量都能在那裡發揮,也讓他們相信,你不只是來拿資源的,你也準備好要回饋這個大學。